在潮汕地區(qū),客來奉茶是傳承已久的習俗。過年期間,無論是溫馨的家庭聚會,還是熱鬧的朋友相聚,有裊裊茶香相伴,更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情誼與年味。
潮汕人飲茶的習慣,催生了對茶葉的需求,種茶也便成了部分地區(qū)農戶謀生的手段?;輥砜h仙庵鎮(zhèn)仙內村茶葉種植已有50多年歷史,當?shù)爻霎a的黃旦茶深受消費者喜愛。近日,記者走進仙內村,探尋這片土地上的茶葉故事,領略那片百畝茶園的獨特魅力。
又到茶葉采摘高峰期,仙內村農戶穿梭在茶樹間采摘茶葉。胡旭瑩攝
得天獨厚育好茶
仙庵鎮(zhèn)地處沿海丘陵,背山面海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這里的土壤營養(yǎng)豐富,陽光雨露恰到好處,為茶葉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走進仙內村的百畝茶園,入目皆是翠綠,清新的茶香彌漫在空氣中,讓人瞬間沉醉。
自上世紀70年代起,仙內村村民便開啟了種茶之路,其中,“仙內黃旦”聲名遠揚。仙內村茶園主要種植烏龍茶類的黃旦、金牡丹,目前共有100畝,每畝年產新鮮茶葉2000斤,可生產烘干發(fā)酵后的成品茶達500斤。仙內村茶園負責人張明東告訴記者:“仙內黃旦的茶葉比較薄,聞著有淡香,沖泡后喝起來甘甜。后來我們引入了金牡丹,它的茶湯更加醇厚帶甜,而黃旦則以清香見長?!?/p>
精研工藝提品質烏龍茶的制作工藝極為講究,每一道工序都關乎著茶葉的品質。為確保茶葉的新鮮度,仙內村茶農們爭分奪秒,采摘下來的新鮮茶葉會立即被他們送往制茶車間。經過殺青、萎凋、搖青、半發(fā)酵、烘焙等一系列工序,原本嫩綠的茶葉逐漸成條索卷曲狀,香氣也愈發(fā)馥郁幽長。
黃旦作為烏龍茶中最早出芽的品種,在采摘時也有獨特之處。張明東介紹說:“黃旦采摘時不像其他茶葉只采嫩葉,當它長到一芯三葉時,要適當采摘一些成熟的葉子,這樣制作出來的茶香氣才更濃郁,否則口感會太清淡?!?/p>
制作完成的黃旦茶,沖泡時其香似桂花,香氣高揚,湯色金黃,入口甘醇,有著“透天香”與“一早二奇”的美譽,深受消費者歡迎。當?shù)卮迕褚矊S旦茶喜愛有加,一年四季常以它作為日常飲品,贊不絕口。
創(chuàng)新模式促振興
近年來,仙庵鎮(zhèn)仙內村的茶葉產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。村里的茶葉多次參加省、市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活動,知名度大幅提升。同時,仙內村采用“企業(yè)+基地+農戶+網(wǎng)絡銷售”的經營模式,充分發(fā)揮新型農業(yè)的功能優(yōu)勢:首先,企業(yè)與基地緊密合作,保障茶葉的品質和產量;其次,農戶積極參與種植,通過辛勤勞作增加收入;再次,網(wǎng)絡銷售打破了地域限制,讓仙內村的茶葉走向更廣闊的市場。
憑借優(yōu)異的品質和創(chuàng)新的經營模式,仙內村的茶葉產業(yè)通過了惠來縣“一村一品、一鎮(zhèn)一業(yè)”項目評審,這既是對仙內村茶葉產業(yè)的肯定,而且為仙內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春風拂過茶園,茶樹的嫩芽在陽光下生機勃勃。如今,又到了茶葉采摘的高峰期,農戶們忙碌地穿梭在茶樹間,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他們采摘的不僅是茶葉,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從茶園精心培育,到車間精細制作,再到市場廣泛流通,仙庵鎮(zhèn)仙內村通過茶葉種植,正一步步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。
來源:揭陽日報(記者:林志鵬 李蓉姿 胡旭瑩)、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